事件曝光后,引起网友与淘宝商家公愤。目前,已有110家淘宝店联名呼吁规范童模拍摄行业,推动童模保护:“商家与品牌联合起来,严格规范童模拍摄,严禁一切粗暴对待儿童的行为,拒绝使用一切在拍摄过程中存在损害儿童权益行为的图片、视频。”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孩似乎成了一种赚钱的工具?
从小孩开始代言奶粉、纸尿裤等母婴童商品广告?
从小孩开始出现在各种综艺节目中?
从小孩开始成为商业模特?
从小孩开始成为流量网红?
……
当一个家庭有了下一代之后,整个家庭的消费结构必将发生质的变化:家庭消费的倾向从父母(自己)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从孕前课程、宝宝吃穿玩用、亲子早教,到美术、音乐、舞蹈、英语等各类培训,以孩子为中心的各类消费从此展开。而如今,家庭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普遍提高,整个社会处于消费升级的大潮中,加上这些80、90后新生代父母越来越舍得为孩子花钱,并且追求更高品位的消费特点,国内“宝贝经济”开始大行其道。
根据艾瑞《中国互联网母婴童行业研究报告2018年》数据显示,尽管近几年出生人口不断下降,但是国内亲子母婴产业的市场规模却在持续上升,2017年我国母婴童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36万亿元,随着消费的进一步升级、“全面二孩”政策红利的释放,预计2020年国内母婴童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
巨大的市场“钱景”不仅仅吸引了众多巨头和创业者们纷纷涌入到这个领域,就连一般民众也在绞尽脑汁开启了“靠娃赚钱”的康庄大道。
在“宝贝经济”+互联网时代下,“晒娃”已不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互联网分享的行为了,只要有流量,“晒娃”也可以晒出生意来。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可以快速致富的机会,那就生个可爱的小孩当网红吧。”
网红经济相信大家不会陌生,美妆达人、游戏主播、视频红人、段子手……一系列不同领域里的网红达人们,除了在互联网中有着极高的出现频率外,他们在网络中的影响力直接与他们的商业价值挂钩。发展十多年,网红至今仍是最会“赚钱”的一群人。但今天,那些从小就在网络上走红的小孩们已经成为了网红圈内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在商业价值方面更拥有比成年人更高的亲和力以及“带货能力”。
Vada,从素人逐渐成长起来的网红小孩,个人账号已经累积到了超过4万粉丝,在她母亲自己一个人打理所有事务的情况下,该账号每发布一条博文就可以赚到100到5000美元。
阿拉蕾,作为素人,曾在2016年参加录制《爸爸去哪儿》第四季节目,其后知名度日渐提升,并开始进入演艺圈。2017年,参演贺岁电影《营救汪星人》,目前的她已经在微博上累积了418万粉丝,在她的日常博文里,唯品会、养生堂等都是曾经与之合作过的广告客户,在商业化上,她已经走在了中国网红小孩的前列。
小山竹,同样参加过《CCTV家庭幽默大赛》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第五季、《2019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等多个电视节目,目前她的微博也累积了110万粉丝。
瑞恩,福布斯发布的2018年YouTube网红收入排名TOP 10网红,年收入千万美元以上。在他的账号Ryan ToysReview里,已经有超过1873万名YouTube用户选择了订阅该频道,其单条视频的平均浏览量也在百万量级以上,而超过1500万浏览量的视频相比其他同类账号而言更不在少数。
除了上文中提及的淘宝童模外,其实还存在着更专业的少儿模特行业。这些少儿模特一般是指年龄在14周岁以内的专业模特,以专业的儿童形体气质培训为切口,参与学习包含礼仪与修养、形体、台步技巧、T台表演强化、镜前表演与平面拍摄技巧、节奏训练,音乐听力素养等模特培训课程。
少儿模特本是为了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美育教育,但是近年来,在新时代时尚文化的发展背景下,并伴随着父母们成龙成凤的心情焦躁,少儿模特表演风潮席卷全球,童模培训机构、童模赛事层出不穷,少儿模特培训发展进入人们视野,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少儿模特当成了一种孩子未来的投资。
不仅是专业的少儿模特,还是电商的童模,可以看到的是,将小孩作为一种展示手段,可以让家长甚至是小孩本身获得更为丰厚的商业价值。这才是驱使行业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据了解,在广州,一场中低端品牌的发布会,童模的劳务报酬为200 - 700元/小时,洋童模则为300 - 1000元/小时。在产业链上,儿童演艺经纪公司、童模培训机构、儿童家长、儿童本身等多方关系都被置身其中,据一些业内人士估计,围绕着各种儿童用品的推广,童模经济可达数十亿元。
童星可以说是小孩“职业发展”的终极形态,甚至可以说,不管是网红小孩还是童模来说,成为童星都是父母们的最终期待。成为明星后,可以获得更高的流量、更高的曝光率、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据了解,中国顶级童星,年收入可超2000万。
明星陶晶莹曾经在出席活动时回答过记者提问的关于是否会让自己的孩子参加综艺节目的问题,她表示,“是我家里很缺钱吗?我干嘛让小孩受这个苦呢?”
可见,将小孩当成“赚钱的工具”,或许也是家庭里的“无奈之举”。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中,孩子们确实拥有着较高的商业价值,但是,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政策和方针之一。
基于利益的驱使之下,父母在使用自己孩子商业价值的时候,更应照顾到他们的感受。而这些逐渐长大的孩子,能否在未来面对网络上的差评以及负面评价还是未知数,还有从小积累起来的名气如何在未来某个“明星光环”消失时刻学会正视且释怀,还有在父母不断向外界“炫耀”后孩子产生的攀比心理……等等这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都需要引起父母们的额外重视。
【来源】母婴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