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辅食品类在线上开始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情报通数据显示,作为在婴儿食品中规模仅次于婴儿奶粉的婴儿辅食,2018年线上销售额约21.2亿,且增长率达47%。其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婴儿辅食市场规模仅35亿元,2017年已达158亿元,年均增速20%,2018年的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预计未来5年,我国婴儿辅食行业仍将保持15-20%的增速增长。
但辅食市场需求越大,风口之下,乱象频出,据南都记者市场调查显示,许多打着婴幼儿辅助食品旗号的产品实际执行的却并不是婴幼儿辅助食品专用标准,发现大量相关产品实际执行的是该品类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适用人群并无明确的年龄限制,并不是专门供婴幼儿食用。不仅如此,婴幼儿辅食中高糖、高盐的现象也较为突出,还有产品虽明确表示是供婴幼儿食用,但其营养成分却和供成人食用的并无太大差别......等等。
虽然在2018年辅食新政实行后,行业加速优胜劣汰,但目前的中国低端市场,产品仍鱼龙混杂,国内婴幼儿辅食品质良莠不齐,难以获得消费者的完全信任。在《中国婴幼儿辅食标准调研》报告显示:超9成的消费者不知道如何正确判断所购买的辅食是否符合国家婴幼儿辅食标准,这给宝宝的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从另一个角度讲,辅食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还远远不及其市场容量,不仅仅是因为消费者对辅食的认知度较低,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市场监管不足,消费者难以抉择,故而只有在中高端市场中通过差异化和品牌化建立起婴幼儿辅食品牌良好形象的少数几家企业,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其实随着婴幼儿辅食市场的逐渐爆发,监管部门也在加紧脚步规范辅食市场。目前我国关于婴幼儿辅食的标准主要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类辅助食品》(GB10770-2010)和《辅食营养补充品通用标准》(GB22570-2014),三者均为强制执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具有与法律同等的强制效力。
2017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并施行《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要求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质量管理要求,明确生产场所、环境及厂房设施规定,提高部分生产设备要求,规范生产管理、生产物料管理,强调研发和检验能力,必将进一步促进婴幼儿辅食行业规范化,企业正规化,产品质量化、标准化。
2018年6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抽检的规范性动作,以增强监督抽检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发布《关于发布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的临时限量值的公告》(2018年 第7号),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以Cd计)纳入2018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首次对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限量提出要求——临时限量值为0.06mg/kg。
两大政策开始助推产业升级,推动辅食行业进入快速洗牌期,未取得婴幼儿辅助食品类别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和品牌淘汰,但目前市场上的乱象还并未完全消失,在市场监管并不严格的情况,还是有很多企业钻空子,市场上还是有很多不合规的产品。
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了《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根据《安排》,2019年中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包括实施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专项行动、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等21项。《安排》将21项重点工作细化部署到了各部门。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中,《安排》明确启动新一轮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体系“三年全覆盖”检查。督促企业监测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主动报告风险,婴幼儿配方乳粉和辅助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率达到100%。
可见,我国婴幼儿辅食相关监管将全面收紧,将会参照婴幼儿配方奶粉。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政策下,进口辅食的海外加工厂可能会参照实施生产企业认证注册。
从《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到《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可见,婴幼儿食品的安全话题已成为目前国家相关部门、企业以及家长们最为关 注的焦点。国家对婴幼儿入口食物的监管也将逐渐加强,保证为给婴儿提供优质的食物,为婴幼儿食品安全把好“入口”关。
当然对于企业而言,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年轻父母对于对孩子的饮食质量、饮食营养的投入更加重视,产品品质一定是品牌或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产品,才有可能在未来中国婴儿辅食市场中打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名片”。
【来源】母婴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