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协会动态
“会聚·赋能”异业渠道对接沙龙活...
、北京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领导走访...
政策法规
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 乳业新政下的市场格局前瞻
我国市场上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虽经国家主管部门强力治理,但仍现食品安全问题。近期,曾主导市场的新西兰奶粉发生肉毒杆菌风波,又掀起了新波澜。面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乱象,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九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生产的实施意见》的指导文件,规定“任何企业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对此史上最严厉乳业新政,知名企业和消费者拍手叫好,认为国家层面对乳品安全的铁腕整治,核心是食品安全和平等竞争,将提升牛、羊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提振消费者信心,中国乳业将呈现新的市场格局。
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提高,“小鬼”和“假洋鬼子”退出舞台
乳业新政首当其冲的将是多年来违反“五不准”的企业和“假洋鬼子”。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份国内共有127家乳粉企业,而业内认为可能在200家以上。而在美国,乳粉企业仅有4家,行业集中度高是食品安全的良好基础。
乳业“借鸡下蛋”被叫停,“小鬼”将出局。本报记者曾调查过浙江杭州、温州等地区婴幼儿羊乳市场,有80多个牌子,涉及近30家乳品企业,许多婴幼儿羊奶粉产销分离,奶罐包装有两个企业名称,有的竟有十几个婴幼儿羊奶粉牌子,“怀揣一把牌,谁要给谁来”,一些小企业靠委托加工、贴牌生产混迹市场,有的糊精添加量竟占婴幼儿羊乳粉的11%。据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介绍,经常性婴幼儿羊奶粉抽检结果显示,美可高特公司产品没有添加糊精。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小而乱”的战国时代,将在国家提高准入门槛和鼓励大企业兼并重组小企业、促进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过程中结束。工信部编制上报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显示,争取用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力争到2018年底,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左右,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将超过80%。最近,蒙牛以110亿元控股品牌企业雅士利,拉开了奶粉领域并购的大幕。预计国内乳品优势企业伊利、完达山、飞鹤、三元等牛乳企业和美可高特等羊乳企业将成为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领头羊。
“假洋鬼子”也将被摘帽退出舞台。多年来,一些人利用中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信任,在国外贴牌或国内假冒产销洋奶粉,以次充好,害人不浅。据新西兰官方介绍,中国市场上最起码有二百多个打着新西兰品牌旗号的乳粉,而实际上真正属于新西兰品牌的只有二十多个。这说明,目前市场上标有产地新西兰的乳品牌子,将有90%被摘帽,失去立足之地。乳业新政下,中国与新西兰联手治理“假洋鬼子”是双赢的结果。
平等竞争:以质量定天下,洋奶粉将走下神坛
乳业新政推动行业洗牌和治理市场垄断行为,有利于帮助消费者重拾国内乳粉市场信心,也为国产奶粉企业创造了重获消费者信任的契机。
最近,世人瞩目的奶粉反垄断案以创纪录的天价罚单而结案,合生元等6家奶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加之近期一些占有市场垄断地位的洋奶粉发生严重质量问题,国人在重新审视洋奶粉与国产奶粉。
食品安全问题无国界,乳业新政下解决诚信和监管问题,以质量定优劣,将促使国内外乳品品牌处于平等竞争的起跑线。据风险监测和比较监测的数据分析,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与进口同类奶粉,在质量安全指标和营养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该数据与进口乳粉过去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市场地位显然不符。“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曾让人花了不少冤枉钱。造成人们过去对洋奶粉的盲目崇拜有多种原因,国产奶粉此前出现过质量危机,但如果就此全盘否定和抹黑整个国产奶粉行业,那将影响人们做出正确的消费判断。
乳业新政下,媒体与监管部门将在促进乳业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媒体首先要接受科普,了解乳品知识,从而客观地报道国内外乳品情况,使广大消费者看到准确真实的信息。监管部门要接地气、出实招,对中国市场的国内外乳品实施全面、公平、公正的监管,比如同时抽检、同时对外发布,经常开展质量指标的比对并公布结果,使消费者心明眼亮。从而促进中国乳业市场格局的重塑,使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在平等竞争中发展壮大,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认可。
在市场平等竞争下,羊乳粉将在与牛乳粉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的竞争中,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据专家介绍,羊乳具有分子小、更接近母乳、更易吸收等优势。乳业新政尤其是“五不准”的实施,为羊乳行业打造精品工程和进一步朝着高端化、差异化、功能化、标准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羊乳制品将走进更多的中国家庭,造福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