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起于2019年10月24日,德国一家名为Foodwatch的非盈利性机构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该组织对欧盟多国的婴幼儿奶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购自德国、荷兰、法国的16款奶粉中,有8款检测出了芳香烃矿物油,含量在0.5mg/kg-3.0mg/kg之间。这一事件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食品安全上的恐慌,纷纷询问“奶粉中为什么会有矿物油?它对宝宝有什么样的危害?我买的奶粉中有矿物油吗?还能放心给宝宝吃奶粉吗?”
在事件发生后,欧盟委员会(EC)授权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进行快速的风险评估。
2019年11月21日,欧洲食品安全局发布了评估结果,认为婴幼儿的MOAH接触量对健康可能有影响;但是,由于没有获取到MOAH中存在致癌成分的证据以及毒理学研究的缺乏,目前难以对奶粉中MOAH的危害进行定性(描述)。
但德国检测引发的8款奶粉“芳香烃矿物油残留”事件仍在继续。12月18日,欧盟食品与饲料风险预警系统RASFF通报,卢森堡在德国一款奶粉中检出“芳香烃矿物油残留”。检出样品编号为“2019.4524”的通报显示,在10月29日进行的奶粉抽样中,产自德国、于比利时分销的婴儿奶粉被指检出了矿物油,结果为0.9mg/kg。
另外一款是,比利时通报英国一款奶粉含有芳香轻矿物油。其一编号为“2019.4521”的通报显示,在10月31日进行的奶粉抽样中,产自英国,在比利时分销的婴儿奶粉“芳香烃矿物油残留”,结果为3.5mg/kg。
目前欧盟风险预警系统指出,检出的矿物油都是外来的,是受“环境污染物”带入,事件的风险情况属于“未定”。和以往做法类似,RASFF没有同时披露有关奶粉的品牌或生产商名称,但指有关产品的分销状态信息暂不可知。
但对照今年10月“食品观察”自行抽检的情况,当时该组织在8批次奶粉中检出了矿物油,其中最小的检出量为0.9mg/kg,最大的检出量为3.0mg/kg。这意味着,本次卢森堡通报的最大检出量,超过了“食品观察”上一次的最高数字。
据了解,矿物油是原油经过物理分离(蒸馏、萃取)和化学转化过程所形成的烃类混合物,其成分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含由直链、支链及环状烷烃组成的饱和烃矿物油以及由聚芳香烃化合物组成的芳香烃矿物油。并且矿物油的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作食品加工助剂、食品接触材料生产助剂、油墨和涂料的溶剂以及机械工业用润滑剂等。欧盟允许使用于可可、巧克力制品以及其他糖果制品,包括口气清新类糖果、口香糖;美国也允许矿物油在糖果、焙烤食品、大米等食品中使用;中国允许矿物油作为加工助剂使用,常作为消泡剂、脱模剂、防粘剂、润滑剂等用在发酵食品、糖果、薯片和豆制品的加工中。
也就是说奶粉中有矿物油,最可能是通过印刷油墨经过包装材料进入到食品原料和食品中的。另外安徽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专家组表示,“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矿物油可以作为加工助剂用于发酵工艺、糖果、薯片和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欧洲食品安全局专家在针对欧洲居民矿物油摄入状况的评估报告中指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欧洲婴儿每天摄入的芳香烃矿物油大约有0.05-0.18mg/kg·bw。德国某公益组织调查报告中提到的“被检测有芳香矿物油的奶粉”,芳香烃矿物油最高含量是3.0mg/kg--通过奶粉摄入的矿物油含量并不比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摄入的多。所以说“不会引发任何急性疾病症状”是合理的判断。”
根据欧盟委员会授权欧洲食品安全局的最新评估报告指出,芳香烃矿物油(MOAH)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可能存在含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3-7个苯环的多环芳烃化合物(3-7 PAC)。由于毒理学研究的缺乏,含有MOAH的婴儿配方奶粉是否会致癌或产生其他危害无法确定。该评估显示,如果MOAH中含有多环芳烃化合物(3-7 PAC),那么婴幼儿的这个接触量会影响健康,但如何影响并没有具体说明。
来源:奶粉关注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XXXX(非北京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若侵权,版权等问题,烦告知及联系电话:15001008152,将马上安排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