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在今天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不是随意的事,它涉及到了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各方面。这也导致大众生育意愿走低,而随着国家的举措出台,似乎“不愿生”、“生不起”、“养不起”难题正在被破解!
中国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2002年施行,修改法律,是中国重大生育政策调整确认的“最后一环”。此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主要有三部分内容。
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多地正在积极行动,推出“三孩”政策配套支持措施,如下图。
每次谈论生娃的话题,家长们都会说到高房价以及教育内卷。从草案修改内容、多地部门行动方向来看,国家正在逐步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这或将会是一个极好的杠杆,来撬动这些年大众极为关注的教育、医疗、买房等领域很多积重难返的“深水区”改革。
但与此同时,“不利于生娃的产业都危险了”这样的观点也随之而来。近来,针对教培行业监管的“双减”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已经正式落地,各地整顿学区房的针对措施也在相继出台。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今年以来,递交破产文书的房地产企业累计已达203家。
虽然有预料“三育”产业会有规范,但大家没有想到这些政策会来得这么快,力度会来得如此的强,这种国家前所未有的决心也让母婴从业者们重新审视了一下,似乎不利于生娃的就会被治理整顿。再加上前段时间新华社评论了“配方奶粉营销过度,鼓励母乳喂养”,导致有行业人比较担心这是整治奶粉营销的信号,奶粉行业会被管制、会集中采买。但无论是从目前的政策动向,还是产业自身的特性来看,需警惕的是婴配粉过度营销行为,笔者认为正常的经营销售是没有必要恐慌的。
奶粉是“刚需”,母婴产业更是刚需。
艾瑞咨询2021年的数据显示,母婴人群平均在孩子抚养和教育上的花费总额为5262元/月,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为20%—30%。并且目前,从母婴人群近期购买的产品来看,食/衣/用仍是消费主力品类,购买比例超80%。
很多家庭从宝妈身体等现实因素出发,奶粉已经是刚需产品。而奶粉目前依然是母婴店第一营收来源,并且中国母婴店逾20万家,平均一家按2个员工来看,仅从门店经营来算,这已经牵涉到至少40万人的工作、生存。母婴产业,一端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幸福,一端连着助力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母婴产业和奶粉产业都是民生的行业,从维护产业良性发展来看,如果真的需要对奶粉营销做点什么,更有可能是规范宣传尺度。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据我了解,国家政府一般不会干预奶粉市场正常的秩序,也不会干预奶粉的价格。”
“放开三胎”长期利好
产业升级也是一大关卡
从长期来看,“三胎政策”的出台是希望扭转我国出生人口快速下滑的趋势,但是坐等政策利好也是不切实际的。正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所言:“如果说国家一些政策红利倾向于‘放开三胎’落地,对于未来内需市场的拉动,是非常好的加持。但是,这个红利并不是暴增的,它是可持续的,长期性的。”
所以就新生人口变化来看,行业大众与其焦虑真不如精耕!对奶粉品牌而言,合规合理地进行品牌差异化营销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母婴零售自身而言,如何能够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通过服务品质提升,提升经营的附加值,满足结构化人群的需求,是全行业关注的焦点。母婴产业是一个在青春期的行业,所以每一个企业都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家庭,有宝宝,所以母婴是朝阳产业,而一个自身竞争都跟不上行业需求的企业是谈不上长期发展活力和后劲的。红海很红,蓝海更大。“放开三胎”只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未来一定属于率先向“结构红利”转变的企业。
来源:奶粉圈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XXXX(非北京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若侵权,版权等问题,烦告知及联系电话:15001008152,将马上安排删除。